重慶這些市民熟悉的建筑 現在全都成了保護文物
時間:2010-08-06 來源:重慶網cqw.cc 作者:cqw.cc 我要糾錯
毛主席語錄壁
合川水城門語錄石刻
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兩萬余處,首次認定一批新型文物
昨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蒞臨重慶,對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調查階段工作進行驗收。歷時兩年多的實地文物普查,我市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兩萬余處,除大量填補歷史和區域文化空白的傳統文物外,還首次認定了一批工業遺產、鄉土建筑、傳統民居、農業遺產、交通、水利設施等新型文物。其中許多市民平時非常熟悉的建筑,自此躋身文物序列,受到《文物法》的嚴格保護。
毛主席語錄壁完整刻錄“老三篇”
市文物局編輯出版的《重慶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一書中,水城門語錄石刻赫然在列。這面毛主席語錄石壁,從此將受到法律保護。
水城門語錄石刻保存完整,位于合川區雙鳳鎮佛山村佛山寨水城門一處崖壁上,距地面高約1.5米、長50米、高6.5米。石刻雕刻于1967年1月1日竣工,全文完整刻錄了“老三篇”:《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和“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等5幅標語,最大字徑達1.2米。
除水城門語錄石刻,我市已登記多處文革時期文物。如1969年完工的奉節縣五馬鄉供銷合作社是一棟土木結構二層樓,平面呈“L”形,有大、小房屋11間。房屋外墻壁上存有毛澤東詩詞七首、標語六幅,字跡清晰、保存完好。詩詞多摘錄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毛澤東的作品,有《七絕·為女民兵題照》、《七律·冬云》、《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等。北面墻壁上還有“農業學大寨”五個大字,字徑達1米。
江河橋梁
此次文物普查認定了多座解放后才修建的重要大橋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嘉陵江大橋和北碚朝陽大橋等。
嘉陵江大橋總長600.56米、寬21.5米。該橋是連接江北和渝中半島的第一座大橋,1958年12月開工,1966年1月竣工。
北碚朝陽橋1969年9月竣工,總投資310萬元,是北碚至廣安公路最重要的跨江大橋。該橋橋型獨特,為雙鏈加勁鋼箱梁懸索橋。此外,三普重要新發現中還有人民運動橋和白沙沱長江大橋。前者位于豐都縣包鸞鎮,于1951年6月修建;后者1959年建成,是川黔鐵路的首座長江大橋。
梯田渡槽
一批近現代農業設施也被納入文化遺產保護。比如,涪陵、九龍坡等多個區縣發現的紅星渡槽、團結渡槽,以及黔江高坪梯田等。
團結渡槽位于九龍坡區西彭鎮玉鳳村島石橋園九公路旁。該渡槽建于1977年,石質結構。渡槽全長約300米、寬2.4米,其中引水槽內壁寬1.4米、深1.2米,渡槽中心石拱跨度約40米、通高12米、拱高約8米。
此外,位于黔江區鄰鄂鎮的高坪梯田,因具有重要歷史價值,也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梯田海拔高度在730至1000米之間,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至500米,約1120畝,十分壯觀。
公共建筑
大渡口區標志性建筑鋼花影劇院,雖年齡還不到50歲,本次也被升格為文化遺產。該劇院是大渡口區現存最大的蘇式風格公共建筑,位于新山村街道鋼花路中段,建筑面積3900余平方米,有1603個座位。
此外,我市相當一批防空洞也被列為文物。如位于江北區郭家沱街道的望江機器廠山洞車間,該山洞車間闊達5000余平方米,設22個洞口,隧道互通,鋼筋水泥洞壁抗爆防炸。山洞車間1939年建成,是抗戰時期國內修建的最大洞穴建筑。
水利設施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全市最年輕的文物是年僅30歲的潼南運河。該運河位于該縣桂林壩,長15.2公里、寬110米、高10米,屬現存西南最大、全國第二的人工運河。該運河西接涪江三塊石大壩,東進潼南新縣城蓮花寺電站,1979年9月開始運行。
此外,位于綦江石角鎮桃花村3社的大勇閘壩建于1940年10月,長66米、寬9米、水深8米,滾水壩長36米、寬15米。而抗戰初期建成的江津高洞電站也躋身文物行列,該電站是國內最早的水電站之一,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涪陵土高爐是特殊見證物
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市認定的新型文物中,工業遺產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位于涪陵區江東街道辦事處群沱子社區7組芭蕉園的一座土高爐,也被列入我市三普的重要新發現。該土高爐直徑3.86米、高3.5米,面積14.9平方米,為下寬上窄的不規則圓柱形。上世紀50年代,全國掀起大煉鋼鐵運動,為響應號召,當地書記趙真諦、鄭少清組織社員在山坡農田里挖土洞壘石頭建爐子,作為煉鋼鐵的場所。群沱子社區僅剩的這座土高爐,就是那個特殊時期的歷史見證物,如今已不多見。
本次列入重大發現的工業遺產,還有中梁山煤礦洞口及場站,位于九龍坡區中梁山街道中南村社區,建于1955年,屬國家重點煤炭企業,年產煤300萬噸。此外,我市最后一批政策性破產企業之一的重慶鋼絲繩廠,也被列入三普重大發現。該廠位于綦江三江街道辦事處。
首席記者 丁香樂 文 記者 張質 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