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秀山社會風俗――方言、諺語
時間:2018-11-20 來源:fzflxx.com 作者:cqw.cc 我要糾錯
秀山社會風俗――方言、諺語
第一節 方 言
秀山地方漢語言屬川東南方言區,與鄰縣差異不大。但秀山方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從語音上看,比較突出的是缺“le”,如“葉”讀“yi”,“別”讀成“bi”,“帖”讀成“di”,“烈士”讀成“力士”,“切菜”讀成“奇菜”。有時把有le韻母的“e”換成an ,如“滅”,讀成“綿”,“黑”讀成“咸”。在宋農、龍池、洪安等地,f、h不分,把“開會”讀成“開費”。“黃花”讀成“房發(fā)”,“飛機”讀成“灰機”,此外還將“同志”讀成“懂志”,“板板橋”讀成“擺擺橋”,“秀山”讀成“秀沙”等等。解放后,通過普通話的推廣,在廣大青少年中發音已逐步趨于規范。
此外,還有一些殘留的漢語古詞發音及客家話語。如“吃飯”說成“其飯”,“隨時”說時“徐時”,“詳細”說成“強細”,對兒子呼為“仔”。
因民族及地緣關系,縣內有不少獨特的方言土語,并世代相傳。
指地點的詞:將這地方、那地方說成這王子、那王子;這堂、那堂、這堂果、那堂果;這個郎場、那個郎場。
疑問詞:“什么”讀成“咱個、懶樣、晃子”。
語尾詞:清溪地區的“薅”,梅江地區的“打”,溶溪地區的“得”。如說:他是昨天來的“薅”,今天趕場“打”,吃飯沒“得”。
稱謂詞:把(bà)(祖母)、滿(叔)、牙(父親)、仔(兒子)、老仔仔(老頭子)、老漢(父親)、爹(父親)、大爺二爺(大哥二哥)、姥姥(小兒子、弟弟)、毛弟(弟弟)、女花子(少、幼女,含貶義)、老把把(bà)(老年婦女)、屋頭人(妻子)、外頭人(丈夫)、男邊家、女邊家(指男人女人)、農會(指男子)、棒老二(土匪)、墨老殼(賊盜)、火老二(富豪人家)、油頭(討厭的人)、岔巴、千番人(多指婦女說話不得體或愛撥弄是非)、二路客、二氣客、壞(讀上聲)客(指行為放蕩、粗魯的男人)。
數量時限詞:一凱兩凱(即一個兩個之意)、一哈哈(一下子)、一港港(一會兒)、二天(以后)、煞果(結果、最后)。
表動作的詞:歹飯(吃飯)、歹魚(捉魚)、抬(拿)、拉坡、拉樹(拉即爬之意)、拿牛、灑牛(犁牛)、弄(平聲)來扯(故意無理糾纏)、敘毛(開玩笑)、扯談(閑談)、彎栓(挑剔、作弄人)、經佑(服侍)、宵夜(吃夜宵)、充殼子(吹牛)、車街、車馬路(逛、游之意)、搭充嘴(罵旁人搭話)、麻光子石(哄騙之意)、吼(吵鬧)、做高、問高(做完、問遍之意)、落獨(在最低層、在最后)。
表事物名稱時間的詞:房干(房間、臥室)、叫居子(蟋蟀)、格蚤(跳蚤)、牯牛(公牛)、沙牛(母牛);少午(中午)。
形容事物的:點兒嘎、點兒屎、點點嘎(指少或小)、厚點(密點)、扎石(惱火)、歹毒(指力大或手段兇狠毒辣)、樓餿(骯臟)、叫口(厲害)、曲媽黑(很黑)、青怪怪的(很青)、烏季季的(烏色)、粗卡卡的(很粗)、綠瞎瞎的(很綠)、黃芹芹的(很黃)、青痛(很痛)、刮苦(很苦)、刮酸(很酸)、噴香(很香)、肥聾聾的(很肥)、圓糾糾的(很圓)、飛燙(很燙)、傷胃(傷腦筋、慪氣)、遭孽(可憐)、狡靈(靈敏)、茍夾(吝嗇)。第二節 諺 語
一、農事及氣象
兩春夾一冬 十個牛欄九個空 (春耕早)
雨水有雨莊稼發 (預示風調雨順)
春分秋分 晝夜平分
清明要明 谷雨要淋
清明斷雪 谷雨斷霜
立夏不下 犁耙高掛 (天旱)
小滿不滿 干斷田坎 (天旱)
芒種夏至天 走路要人牽 (路滑)
不怕立秋晴 就怕秋后淋
處暑一天光 八月干死老青杠 (秋旱)
白露無雨 百日無霜
小雪雪滿天 來年是豐年
大雪積滿雪 來年好谷麥
云跑東 一場空 云跑南 雨成團
早霞夜雨 夜霞火起 (天晴)
山罩雨 河罩晴
先打雷 后吹風 有雨也不兇
天黃有雨 地黃必晴 人黃有病
一日黃沙三日雨 三日黃沙九日晴
蜻蜒飛屋檐 有雨在眼前
上看初三四 下看十五、六 (預測天氣變化)
月亮打傘 曬破田坎
十月無霜 碓頭無糠 (欠收)
十年難逢金滿斗 百年難逢歲交春 (指正月初一恰逢立春日,民間認為是吉祥)
六月三場雨 遍地是黃金
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
煙霧不出門 必確雨來臨二、生產勞動
早睡早起 存谷爛米 (必豐收)
寧栽隔夜秧 不打隔夜田
芒種栽秧穗子短 夏至栽秧光稈稈
人怕老來窮 谷怕午時風
冬天無牛似神仙 春天無牛喊皇天
牛是農家寶 耕田少不了
莊稼一支花 全靠肥當家
鏟草不除根 明年還要生
家有千窩竹 后人坐享福
山上開荒 平壩遭秧 (毀壞生態)
農民要致富 就得多栽樹
窮不離豬 富不離書三、生活、處事
人生在世三節草 誰也不知那節好
人老自乖 姜老自辣
讀不完的書 殺不完的豬
人窮志不窮 人老心更紅
吃不窮穿不窮 不會劃算一世窮
墻上草 風吹兩邊倒
刺巴籠的斑鴆 分不清春秋
懶人挑一擔 勤人走三轉
話不可詳 屎不可嘗
吃得虧 打得堆
朋友面前不說假 夫妻面前不說真
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黃鱔魚鰍泥(疑)腥(心)重
老不正經 教壞子孫
出門肯勾腰 進屋有柴燒
初米初到,摸不著鍋灶
晴帶雨傘 飽帶饑糧
有理走遍天下 無理寸步難行
小娃見了娘 無事哭一場
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
在家千日好 出門時時難
拿人的手短 吃人的口軟
滿壺水不響 半壺響叮當
只有千年的百姓 沒有千年的官
人要心好 樹要根好
人要忠心 火要空心
身正不怕影子歪
銅瓢爛了斤兩在
男不和女斗 貓不跟狗斗
多衣多寒 無衣下蠻
坐有坐相 站有站相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鹽同咸 無鹽同淡
賭錢打牌是個豬 不吃不穿拿去輸
忙人不經老 干柴不經燒
養兒不讀書 如同喂頭豬
凡事不抓 不是行家
破鼓沿邊打 丑話說在前
主不吃 客不飲
君子不記小人仇
開水不響 響水不開
捏了怕死 放了怕飛 (指猶豫不決)
山高自有盤山路 水深自有渡船人
這山望起那山高
逢賤奠懶 逢貴莫趕
啞巴吃湯元 心中自有數
餓得新鮮 窮得硬扎
人怕傷心 樹怕剝皮
禍從口出 病從口入
不怕慢 只怕站
依人勸 得一半
心中無冷病 哪怕吃西瓜第三節 勞動號子
秀山民間,歷來流行有船工號子、打鬧號子、石工號子、抬工號子、上梁號子等。上梁號子已發展為民歌調。
船工號子:系秀山梅江、平江、酉水3條河上的船工,在拉纖、撐篙、蕩漿時所唱出的號子,由一人領唱,眾人吆喝。所唱內容,一般是以沿河的地名、灘灣和風景名勝即興而唱,或唱故事、名人。其中又有槳號子、櫓號子等。如櫓號子:“我的號子不中聽,全靠哥們湊合一聲,天牌出來天門陣,天門陣上有一人,文武雙全穆桂英,大破天門顯奇能”。
打鬧號子:又叫薅草打鬧、薅秧鬧,也稱薅草鑼鼓(唱時用鑼鼓伴奏)。多流行在溶溪、石堤、龍鳳一帶,曲牌十分豐富。常見的有冉家號、金鎖號、銅鼓號、六能號、上田號等。唱詞不重復,見什么唱什么,有山歌不出寨,號子不過坡的說法。冉家號無唱詞,全是啊聲。金鎖號唱詞豐富,也更為悅耳。唱詞有“金鎖喂,金鎖喂,金鎖那銀鎖,才那奴情鎖,奴郎才叫老板鎖”。銅鼓號唱詞有“手提銅鑼響叮當,喂呀吼吼衣……,哥也海吼吼……”。
石工號子:此號子為石工在鑿石、撬石活動中所呼,節奏感強,一人領呼,眾人應和。有二陽左、老三聲、流連號等。二陽左唱詞有“二陽又來興起又來拗、二陽又來興起,大石王來小石王、二陽又來興起,弟子請你早出廠”。老三聲唱詞有“盟哎伊左,拗起來……”。
抬工號子:為抬工在抬石頭、木料時所唱。唱詞有“吼一吼,抬起走;千斤石,壓肩頭;勁要鼓,齊步走;開步走,高山抖;太陽曬,汗水流;抬石頭,壓出油;不怕風,不怕雨;平壩路,坦蕩蕩;高坡路,也要上;你前走,我跟后;石工號,震山谷;高樓房,我們立;吊腳樓,我們起;石二哥,鐵身子。”
上粱號子:亦稱上粱歌,分上粱、踩粱、拋粱三步號子,一般由工匠所唱。其中踩梁號子較多,有一問一答的,有師傅在粱上坐著唱的。唱詞有“太陽出來暖洋洋,主家修造好華堂;前面修起搖錢樹,后面修起看花園;搖錢樹來看花園,早搖黃金夜搖銀;三天三夜不去搖,金銀財寶堆滿門;……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