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芙蓉洞景區
時間:2018-11-18 來源:fzflxx.com 作者:cqw.cc 我要糾錯
芙蓉洞天世界寬,世遺珍寶盡奇觀。武隆芙蓉洞景區是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景區,從1994年5月1日開放至今,已有24年。從開發起,就以資源保護為核心、永續利用為宗旨,科學規劃,有序開發,一切尊崇自然。目前為止,只開發了溶洞的一部分,游道全長1847米,單向游覽,不走回頭路,游覽時間大約需要70分鐘左右。這里平均海拔485米,最高海拔495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6--18度之間,冬暖夏涼。
2017年上半年景區又進行了提檔升級改造,充分利用美輪美奐的燈光,把洞穴和人類的對話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在,它以全新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
升級版芙蓉洞有“巴渝掠影”(第一洞廳至一夫當關)、“壯美芙蓉”(洞天銀河至輝煌大廳)兩大主題,和“武隆洞天”(第一洞廳至蓮花池)、“巴山蜀水(巴山夜雨至一夫當關)、“錦繡天成”(洞天銀河至五指山)、“壯景生輝”(大小雁塔至輝煌大廳)四大景區。芙蓉洞以“巨幕飛瀑”“生命之源”“珊瑚瑤池”“石花之王”“犬牙晶花”洞中五絕驚艷天下,這五絕不但是芙蓉洞之瑰寶,“珊瑚瑤池”與“石花之王”更是世界之最。
【氣洞廳】
在旅游開發之前,每到冬天就有成團的白霧從上邊藍色燈光處的天然洞口向外吐出,十分壯觀,芙蓉洞因此曾經得名為“氣洞”。1993年5月26日,芙蓉洞被6個農民揭開了神迷的面紗,當時他們就是從這個氣洞口鉆進洞內,才讓這座地下藝術宮殿展現在人們眼前。
在這里,可以見到鐘乳石的常見的幾種形態。石柱,石筍,石幔,倒懸的石鐘乳。實際上,芙蓉洞的鐘乳石形態,還遠遠不止這些,它幾乎涵蓋了鐘乳石的全部類型和形態,共計70多種,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所以,芙蓉洞才會被洞穴專家稱為“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和“內容豐富的洞穴科學博物館”。
【祥瑞迎賓】
芙蓉洞的景點,多數是用它的形象來命名。這里叫“祥瑞迎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武隆美麗鄉間的山水圖畫,繪制到了這里,天際云彩悠然,下面田園牧歌,牧童晚歸,世外桃源,一片祥和。
那么,穿過前方的隧道,又將是一番怎樣的天地呢?
芙蓉洞屬于大型石灰巖廊道式洞穴,形成于四紀中更新世時期,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河對巖石的沖刷坍塌而形成的。據考證,洞體在大約20至30萬年前發生過大面積塌陷,現在已經很難見到最初地下河的洞穴形態了,它的天然出口也可能因為崩塌石塊的堆積而阻塞,現在還沒發現。由于洞體比較穩固,因此就形成了在化學作用下的洞中次生化學沉積物,也就是洞內今天所呈現的各類奇特景觀。
【松柏會仙】
這里是第二個洞廳。這里的巨型石筍就像高大的松樹和柏樹,加上綠色燈光點綴和藍色背景襯托,顯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就像仙山神境,所以得名“松柏會仙”。看到了松柏,那么神仙又在哪里呢?在前方黃色燈光照射的地方。這些洞中神仙,腳踩祥云,神態悠閑,仿佛正往這邊飄來。
崩塌沉積和次生化學沉積是芙蓉洞的兩大沉積類型。隨處可見的雜亂的石塊堆積體,就是幾十萬年前大崩塌的最好見證。
【芙蓉睡佛】
睡佛,在佛教中叫臥佛,就是側躺或側臥的佛像。《大唐西域記》中“相傳釋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羅國收授了最后一個弟子善賢之后,便“入寂滅樂,于雙樹間北首而臥”,請大家隨手電光看過去,中間最大的一塊橫臥的巖石是不是就如一尊安然的睡佛呢,睡佛頭枕蓮臺,正身而臥,雙手合璧挨腹,有‘視之若醒呼之則寐’之感,名曰芙蓉睡佛。其神態安詳,看來已入坐忘之境。正如那副名聯所說:“睡佛長睡、睡千年、長睡不醒;問者永問、問百世、永問難明。”
接下來,你還會欣賞到形態各異的次生化學沉積物。
芙蓉洞內的次生化學沉積物,主要包括兩種:第一種是以碳酸鈣沉積為主的各種鐘乳石;第二種是在還沒有開發的石膏花支洞里的硫酸鹽沉積物。它們的成因,主要就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滴水而形成的。其中一種,是重力沉積,就是往下運動的滴水,夾帶著一些物質,產生了滴石、流石、濺水石和池水石等各種類型,從而形成豐富多彩的洞穴景觀;另一種,是非重力沉積,以毛細水的運動形態,而形成的卷曲石、石晶花、石晶霜和石珊瑚等非常特別的沉積物,有的大如樹葉,有的細如絲發。
這兩種沉積物的形成,需要四個最基本的條件:
一是巖石的可溶性,即巖石遇水沖刷浸蝕時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搬運和化學溶解作用,這種現象稱之為喀斯特作用,芙蓉洞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稱為巖溶地貌),這里的巖石具有很強的可溶性。
二是巖石的透水性,即巖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因為這個條件影響著水流向下的滲流程度及深淺,如果沒有縫隙,地表水便不可能滲流到洞頂和洞壁,所以我們看到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鐘乳石形成,便是這個原因。
三是水的溶蝕力,也就是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含量越高,溶蝕力就越強。
四是水的流動性,流動性越大,溶蝕的作用就越強。
【火焰山】
這邊是火焰山,那邊參差不齊的石筍,則是唐僧師徒的化身。他們此去,極有可能是朝拜睡佛。不知道是火焰山阻礙了師徒四人的去路,還是前方睡佛無聲的點化,讓他們在此停止,頓悟成了佛,這就需要大家發揮想象了。
【迎賓石旗】
唐朝大畫家吳道子有“吳帶當風”的美譽,而此處的一面“旗子”,同樣有“當風”的靈動。它的厚度僅有3毫米左右,色澤晶瑩,看上去就像微風輕輕拂過一樣,似乎還在緩緩飄動。就像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在迎接各位貴賓一般,稱之為迎賓石旗。那么,它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它屬于流石類重力水沉積物,當水流從地表滲入縫隙,再滲出洞壁時,呈線狀分布,由于溫度的改變等因素,加速了水中二氧化碳的逸散,使得由大氣和土壤中進入水液的二氧化碳形成的飽和碳酸液,對巖石溶解產生含有飽和鈣離子的溶液,它向反方向反應,就使鈣離子以碳酸鈣的形式沉積出來了,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石幔、石旗等景觀。
【觀音蓮臺】
“觀音蓮臺”景觀是一個季節性的積水池,梅雨季節,雨量較大時,池子里面會有積水,而積水池上端,形成了非常形似觀音座下的蓮花臺,這是天然的池水沉積物。
【巴山夜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相傳,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是在重慶主城鵝嶺浮圖關一帶創作的,“佛圖夜雨”也因此成為巴渝十二景之一。
以李商隱的詩描寫我們現在眼前的景觀,姑且也算一說。大家請看,這處由壁流石、石鐘乳和暗河組成的自然景觀,采用了水波紋燈和雙調燈,投射到石壁上形成的景象,呈現出的就是一幅淅淅瀝瀝的巴山夜雨的景象,雨水漲滿了秋池,倒映著岸邊的垂柳,虛實交相輝映,顯得是那么的寧靜和唯美。
【邊石壩】
對面巖石腳下那段曲折有致的景象,稱為“邊石”。也是池水沉積物的一種。有游客朋友說,它還真像是烏江邊上沿江公路的縮影。大家仔細看一下,這處“邊石”是土黃色的,說明里邊含有大量泥沙,由此可以推斷,這里的積水池中的水,應該是以洪水為主;同時,從現在的沉積物上還可以推斷出當時池水的深度。芙蓉洞里的池水沉積物,主要有我們看到的蓮花臺、邊石,以及邊石堤、石葡萄、鈣膜片、珊瑚晶花、穴珠和方解石晶簇等。
【龍宮】
在水的世界里,我們繞不開的一個去處,那就是龍王的家。這里形似龍宮的大門,進入龍宮,這里的石筍、石幔、鐘乳石,形態各異,夢幻神秘。
【千年之吻】
從上往下長的叫石鐘乳,從下往上長的叫石筍,一上一下遙相呼應,這處景觀叫做“千年之吻”,據說它們要連接在一起還需要1000年的時間。
【藝術長廊】
千年之吻等不到,我們可以欣賞這邊的一幅“風景畫”。中國山水畫以寫意見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雖然不是真的山水,卻勝似山水,它給我們的感覺,很具有生機和層次感,難怪這里又被稱之為“藝術長廊”了。
【錦繡山河】
“錦繡山河”由壁流石組成。由于石壁規模宏大、凹凸有致,組成了一幅氣勢恢弘的“石畫”。石壁上方斜斜的凹槽,很像八達嶺長城,左邊則像貴州黃果樹瀑布,底部分布著黃土高原,形神兼備,構成了一幅壯麗的華夏錦繡河山圖。
【石葡萄】
這里還有一種典型的池水沉積物“石葡萄”,它是由溶洞中富含碳酸鹽類的下滴水流和飛濺水滴,黏附在洞壁或鐘乳石的表面而形成的,是一種葡萄狀的碳酸鈣沉積物。據考證,從前這里有一個很深的積水池,池水深度估計有17米左右,現在水已經全部干枯,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的滄桑變化。
【一夫當關】
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形容蜀道崎嶇且艱險的,但再難也有路。而1993年5月26日那天,當地的6位村民進洞探險時,走到這里,卻被前方那根倒下的巨型石筍擋住了去路,他們只好返回。后來芙蓉洞開發,才疏通了這里的道路,我們仍然把這里稱為“一夫當關”。由于崩塌年代久遠,鐘乳石上沉積形成了一根石筍,就像一位孤膽勇士,把守關隘。這里體現的是一種古代巴人的勇毅精神!
【洞天銀河】
上面洞頂石壁平整光滑,是一處崩積巖形成的巨大巖壁,長約63米,寬約26米,高約15米,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加上燈光的點綴,就像徐徐流轉的璀璨銀河。
【萬箭掛壁】
“萬箭掛壁”呈現的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效果。那么它是怎樣形成的呢?這里是一塊傾斜的巖壁,可以明顯看到很多天然的裂縫,規則地密集生成了很多石鐘乳,奇就奇在它的表面,橫七豎八長滿了彎彎曲曲的鐘乳石,它叫做“卷曲石”。石鐘乳在沉積過程中,由于中央通道阻塞,水流沿外部漫出產生堆積,而層理之間同樣會存在空隙,水流運動也相當緩慢,于是毛細運動狀態下水液中的二氧化碳得以逸出,最初是在鐘乳石表面形成一些小突起,開始橫向生長;日積月累之后,就生成了形態各異的卷曲石、石花和石晶霜等沉積物。這些沉積物的形成有很大的隨機性,并且需要很多特定條件,有些過程至今也難于解釋清楚。
【五龍柱】
流石類沉積,由片狀流水沉積所產生的鈣化帶,叫做“石幕”,它是芙蓉洞絕景飛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地形起伏,加速了水的流速,就使得二氧化碳逸出,然后在整個巖壁上產生了一層鈣化膜。大家請看,這里有一根形狀非常“標準”的石筍,頭尾幾乎一樣粗細,形態垂直,石筍表面凹凸不平,就像盤繞的龍形,因此稱之為“五龍柱”,也叫“定海神針”。
【巨幕飛瀑】
這處飛瀑高30余米,寬21米,規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在地球洞穴中都很罕見。我們為他命名為“巨幕飛瀑”,是“芙蓉洞五絕”之一。之所以會在這里形成如此巨大而形狀又特殊的瀑布,應該有這樣三個因素:一是巖層滲入能力強,巖縫走勢和巖壁相吻合,能夠形成均勻的流水分布帶。二是這里洞腔高大,環境條件滿足大型堆積物產生的條件;三是地形特殊,巖壁垂直光滑,當成片的流水流經上面時,由于表面張力作用而被隨機分割成許多細流,從而形成扇狀堆積物。另外,這里還生成了一根異型石筍,就像是一尊坐佛,它的生成年代比飛瀑要晚。在它的附近,還有很多外形差別很大,但同樣壯麗的景觀,其中有些是懸空的,有些已經承受不住自身重力而斷裂。
【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是古代少數民族的一種葬制。僰族是川南地區一個少數民族,擅長捕獵、種植,在明朝萬歷年間1573年被14萬大軍絞殺殆盡。
【生命之源】
“生命之源”位列“芙蓉洞五絕”之一,這座“山”是崩塌堆積成的,相對高差有71.6米。這處景觀,實際上是一根由錯位滴水和飛濺水協同沉積而成的異形石筍長120厘米,直徑40厘米,因它不言而喻的形象,讓人嘆服大自然的神奇。關于這處景點,有人用這樣一句哲理性的話,進行了概括和詮釋,就是“不看茫然,一看了然,看后自然!”
【林木崢嶸】
由石帷、鵝管、石幔和石筍等多種形態的碳酸鈣沉積物所構成,是疊置沉積和協同沉積共同作用的結果。因為這里的沉積類型豐富,看上去一派郁郁蔥蔥、欣欣向榮,就像頑強生長的林木,因此稱之為“林木崢嶸”。
【五指山】【九天云柱】
這里的洞頂巖層,形成了穩定的弧形拱頂。左邊是一組中型石筍,造型別致,就像一只張開的手掌,所以稱它為“五指山”。旁邊一根石筍,筆直地指向蒼穹,仿佛是聳立在縹緲天宮的玉柱,我們稱它為“九天云柱”。
【大小雁塔】
西安的大小雁塔在中國建筑史也稱得上奇跡了。但是今天,在我們芙蓉洞里,大家也能夠欣賞到一對更為別致的“大小雁塔”。
西安的大小雁塔分別建于公元652年和707至709年,一直享譽海內外。唐代詩人岑參在詩中寫到:“突兀在神州,崢嶸如鬼工”,就是形容大雁塔的雄偉壯麗。而眼前的“大小雁塔”據測定,形成已經有了幾十萬年之久,現在仍然堅如馨石,光可鑒人。
還有更為神奇的事情,這里一大一小兩根小石筍,簡直就是“大小雁塔”的微縮版,中間還蹲著一只小石獅呢,形態逼真,十分有趣。
芙蓉洞里,不但有大自然版的“大小雁塔”,而且還有其它大自然巧妙造就的人文景觀,比如“衛星發射基地”。
【輝煌大廳】【擎天玉柱】
芙蓉洞最大的一個大廳,叫做“輝煌大廳”,它是一個像有蒼穹一樣的空間的洞廳。占地面積是1.1萬平方米,可以容納上萬人。在大廳中間有一根巨型石柱是這個洞廳的唯一支撐點。它高27.8米,直徑是5到6米,在目前已知的地球洞穴中,都算極其罕見的,我們稱它擎天玉柱。也有人說它就像是通天塔一樣,連接天地。證明芙蓉洞是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的一個大自然的曠世之作。
【衛星發射基地】
遠古以來,人類飛天的夢想和行為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也因此而留下了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說。自然和人是相通的,人類有夢想,大自然就有感應。此處紅色燈光點綴的石筍,像極已經點火即將升空的火箭?從外形看,和我們以前的捆綁式火箭(長征二號)非常形似和神似!
【貴妃沐浴】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是《長恨歌》中描寫的楊貴妃出浴之態。在這原生態的浴池里,有一根體態豐盈,潔白如玉的石筍矗立在池中,就像是剛出浴的貴妃,身體晶瑩剔透,香艷欲滴。在貴妃旁邊兩根小石筍就像是她的侍女,在石階梯旁邊就有一個侍衛因為偷看貴妃沐浴而遭受了斷足之刑!
【珊瑚瑤池】
芙蓉洞鎮洞之寶“珊瑚瑤池”,它也叫“珊瑚雙塔”。這里水質清澈見底,水深0.8米,整個“瑤池”總面積約32平方米,池水受邊緣的流石壩控制,多余的水會流向下方的貴妃浴池。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在水面上橫向生長呈珊瑚狀的石花,科學術語叫“方解石晶花”。整個珊瑚瑤池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珊瑚狀物體,厚度35至40厘米,下層是云朵狀物體,厚度10至25厘米。在水里邊看似漂浮的珊瑚,它可以承受一個成年人的重量!最為神奇的是,池中還生長著兩根晶瑩剔透的塔狀石筍和晶花,它們美輪美奐,渾然一體。據推測,這兩根石筍是池中水位下降的時候,洞頂滴水在珊瑚結晶上沉積而形成的。這珊瑚瑤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寶,據悉世界上其它溶洞都還沒有發現過。可是,為什么水里會長出珊瑚一樣的石晶花呢?目前世界級的洞穴專家們也沒有研究出來!只知道目前法國的克拉姆斯洞里發現過和它相似的景觀,大約3平方米,不到這里的十分之一。
【佛光普照】
“佛光普照”意思是佛祖的智慧之光照亮眾生內心的黑暗,使眾生都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光明。這處景觀最好的觀賞位置便是在這特制的觀景臺上了,能清晰的看到這大大的“悟”字。那么,佛告訴我們需要悟什么呢?佛教中普遍認為貪、嗔、癡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于生死輪回,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佛教認為,人類的種種苦難(如煩惱、爭斗等)主要來源于“此三毒”。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佛教導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就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養,去除貪欲心、怒心和愚癡心,凈化自己的心靈。
【月奶石】
在擎天玉柱的旁邊還有一個小的景點叫做月奶石。月奶石是一種乳白色沉積物,由極細的、多種成分的晶體集合而成,在其形成過程中微生物起著重要作用。月奶石在水分充足的時候,質地呈奶酪一般的糊狀,干的時候則呈粉狀,像珍珠粉一樣。還有游客笑稱要帶著月奶石粉回家做美白面膜呢。月奶石是以碳酸鹽為主的一種堆積物,從本質上講,它也只是一塊平凡的石頭,本質上講是沒有美容養顏的功效的。
【玉門關】
這個關口,就是春風難得幾回度的“玉門關”。這里原本是一堵天然石墻,為了方便游客出去,人為開鑿的一個出口,因為它的表面潔白如玉而得名為玉門關。“玉門關”外是芙蓉洞的最后一個洞廳。
【金鑾寶殿】
這個洞廳叫做“金鑾寶殿”。是芙蓉洞最后一個洞廳,它是一個干涸已久的積水池,在黃色燈光的點綴之下對面的石筍就像銀絲萬縷,分外奪目,頗有幾份“金鑾寶殿”的精致與高貴。
最后,進入的是一條人工開鑿的隧道。它全長186米,在新一輪升級改造的燈飾工程裝點之下,就像是一條深邃燦爛的時光隧道。它把億萬年前的自然景象,和我們今天的滄桑巨變連在一起;它把“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的洞穴福地,和洞外的塵世繁華,形成一墻之隔,悄然進行了一個過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