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建筑 快去飽眼福
時間:2021-01-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國立交大舊址
重慶發電廠煙囪
石龍水渠
劉伯承六店舊居
觀音灘橋
你知道咱們重慶有多少老建筑嗎?你知道這些老建筑的歷史嗎?現在,一次性飽覽這些建筑物的機會來了。日前,重慶市第十屆文化遺產宣傳月·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九龍坡區分會場在巴人博物館舉行,50余處優秀歷史建筑在巴人博物館B館臨展廳以圖片搭配文字的形式展出,這個免費展覽從即日起持續到6月8日。
重慶發電廠煙囪
曾經的地標性建筑
重慶發電廠的兩根大煙囪,曾經是九龍坡區黃桷坪片區的地標性建筑。
如今,煙囪不再冒煙,留下的這兩根煙囪,成為城市的符號,也成為文物,矗立在原地。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發電廠始建于1952年,1954年賀龍元帥為廠第一臺機組發電剪彩。現存煙囪為1984年建設,至今保存完好,是發電歷史的見證,也是九龍坡區工業發展的見證。
煙囪位于發電廠區中心區域,鋼筋混凝土結構,圓柱形。由底向上逐級縮小,煙囪通高240米,底座外徑13.2米,高度在當時亞洲同類建筑中名列第二,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如今,它也是很多外地來渝游客的重要打卡之地。
石龍水渠
橫跨公路像彩虹一樣
橫跨在公路上像彩虹一樣的建筑,滿滿的歷史感,讓人好奇,是什么樣的建筑需要修建跨度如此之大?這個建筑的名字叫石龍水渠。
石龍水渠是白市驛鎮引大河溝水庫灌溉工程,流經當地多個村社。這條水渠建造于20世紀60年代,全長3公里,全部是石砌水槽,渠寬處1米,深處0.9米,在凹凸不平處,以砌拱的方式支撐水槽,以使水流平穩,最大的拱跨度達50米。
據介紹,這座水渠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也是同類水渠中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的一座。
劉伯承六店舊居
曾經是革命活動場所
劉伯承六店舊居位于九龍坡區六店子社區,如今坐落在一座社區公園里。平時,都有許多市民來參觀。
這座舊居建于晚晴時期,坐北朝南,原為四合院布局,鋪小青瓦,正廳為三開間。
這個舊居是劉伯承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1924年他購置這棟民居將其作為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場所。1926年11月,劉伯承、朱德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成立中共重慶地委軍事委員會,研究確定瀘順起義方針和作戰計劃。
1950年,劉伯承曾與鄧小平等人重返舊居,追憶革命場景并植樹留念。
觀音灘橋
每個橋墩都雕刻了龍頭
一條用石板砌成的石橋,它叫做觀音灘橋。
博物館工作人員說,觀音灘橋位于西彭鎮寶華村觀音灘,西南東北走向。這座橋修建于清代,為石結構14礅15孔平橋。石橋通長44.9米、寬1.58米、高2.6米、礅距2.4米。橋面由30塊長約3米、寬0.79米、厚0.42米的條石鋪設而成,橋西北側設計有15個高1米的拱型圍堰以減輕上游水流對橋墩的沖刷。
觀音灘橋的每個橋墩上都雕刻了一個龍頭,龍頭全部統一朝著水流來的方向。古人認為,龍王可以鎮住水害,也會在天干的時候,給予大地雨露滋潤。
國立交通大學舊址
是一棟蘇式結構的建筑
位于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川美校園內的一棟不起眼的小屋,是當年國立交通大學的舊址。
外觀上看,這是抗戰陪都時期的一座公共教育建筑,該建筑質樸方正,磚木結構,懸山頂,山墻側筑有一耳室,是具有蘇式建筑風格的教學樓。
該建筑以竹篾、糊泥為墻,木構磚瓦為頂,反映了抗戰時期西南地區公共教育建筑的歷史風貌。1939年,國立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前身)搬遷來渝,度過了6年的烽火歲月。抗日戰爭期間,國立交通大學師生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為救亡圖存、振興民族培養了大批國家急需人才。(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孫彥欽 汪浩燃 文/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