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瞳看小康”——山城孩子走入四川山區孩子世界
時間:2020-12-02 來源:重慶網 作者:cqw.cc 我要糾錯
大山里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來這之前,我想象中他們應該是吃不飽穿不暖,在很老舊的教學樓上課,沒想到他們的學習環境和我們學校差不多,每個人都是那么樂觀、友善。”在體驗了一天的山村生活后,來自山城重慶的五年級學生林思睿知曉了答案。
“童瞳看小康”公益活動走進勒烏鄉中心小學。
11月末,冬日的四川省樂山市峨邊縣勒烏鄉寒意綿綿。由重慶智橙尚文化傳媒發起的“童瞳看小康”少兒愛國主義公益活動走進當地唯一的六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勒烏鄉中心小學,四名來自重慶市區小學的小志愿者要以他們的視角去體會感受山區孩子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峨邊縣與涼山彝族自治州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彝區、山區、深度貧困地區三重疊加,經濟社會發展一度較為落后。2020年2月18日,峨邊退出貧困縣序列。勒烏鄉位于峨邊縣邊遠、偏僻、高寒的小涼山麓,平均海拔2500米。
“勒烏小學位于峨邊縣的‘南大門’,離峨邊縣城有73公里。我們這個地方最冷的時候,氣溫是零下10度,冬天結冰的時候很冷很冷。”勒烏鄉中心小學校長韋者木沙介紹,學校現有學生535人,來自周邊的六個村,全部都是彝族。
來自重慶的小志愿者與中心小學學生一起上課。
活動當日是彝族年收假后的第一天,在“新年第一課”上,四位小志愿者與該校五年級學生一起上了一堂語文課,山城孩子與山區孩子一起在課堂上討論問題。“你們那也這么冷嗎”“你們上課學的什么內容呀”……下課后,彝族的孩子們用好奇的眼光圍著四位小志愿者,希望從他們口中了解大山外的世界。面對這么多同齡孩子的提問,12歲的林佩珊顯得有些緊張和羞澀。“他們上課的時候都很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還教我們學唱彝族歌曲,我們應該學習他們身上的熱情、樂觀。”
“他們很多都是住校生,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讓爸爸媽媽安心出去打工。”“我覺得他們好獨立,有的同學每天上學都要走一個多小時。”雖然年紀尚小,但9歲的雙胞胎姐妹陳智恩、陳美恩已經能感受到自己與這群彝族孩子在自我照顧能力上的差距。
山區學生們在模特老師的帶領下上形體課。
開肩、平衡、拉伸……課后操場上,來自重慶的模特、形體老師毛渝杰推掉廣告拍攝工作,報名參加了這次公益活動,為山區孩子們帶來一堂具有特殊意義的形體課。作為一名從業20余年的資深模特,毛渝杰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形體發育。“在幫小朋友們開肩后,我發現他們的肩膀確實比城市里面的小朋友要稍微硬一些,但是他們年紀還小,很容易糾正的。我教他們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站姿和坐姿,幫助他們的背部更挺拔一些。”
來自重慶的小志愿者們與中心小學學生們合唱《心相連手相牽》。
在兩地孩子合唱歌曲《心相連手相牽》中,四名志愿者孩子結束了山區學校的體驗。隨后,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前往貧困學生家庭,為他們送去了米、面、油等慰問物資。來自嘻尤記攝影機構的愛心志愿者——資深兒童攝影師陳瑋為這些貧困生家庭拍攝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全家福,“希望這些照片能夠為他們留下珍貴的成長記憶。”
“童瞳看小康”公益活動發起者李慧女士為山區孩子換上新羽絨服。
“這些山區的孩子非常有禮貌,懂感恩,積極向上的笑容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本次公益活動發起者——重慶智橙尚文化傳媒總經理李慧女士表示,這里的孩子生活條件雖然沒有城里孩子那么富足,但他們內心的幸福感并不比城市的孩子少。
談到發起此次活動的初衷,李慧表示,希望通過孩子們的眼睛去發現國家脫貧攻堅從生活條件、學習條件等各方面給山區孩子帶來的巨大改善,親身體驗和感受山區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提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