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功能區描繪重慶經濟發展新藍圖 打造大都市
時間:2013-09-16 來源:重慶網 作者:cqw.cc 我要糾錯
伴隨《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爐,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5大板塊清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重慶為何要劃分功能區?劃分的理論或依據是什么?各大功能區定位的內涵何在?……圍繞各方關注的一系列熱點問題,本月14日,市發改委主任沈曉鐘接受了媒體專訪。沈曉鐘表示,未來,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將共同構成重慶的大都市區,改變此前“小馬拉大車”的情況。
五大功能區范圍定位各不相同
根據《意見》,五大功能區的范圍、定位各不相同,沈曉鐘詳細介紹這些功能區劃分的具體依據和內涵。
都市功能核心區注重優化
“在都市功能核心區內,一共涉及6個區,分別是渝中區全域和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處于內環以內的區域。”沈曉鐘說,之所以這樣劃分,是因為都市核心功能區,是經過歷史沉淀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直轄以前,這6個區本就是重慶的核心城區,目前各個方面已發展得較為成熟。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不把渝北龍溪鎮或江北的五寶等地劃入核心區。”沈曉鐘表示,渝北、巴南等地目前還有大量的農村,此外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的限制,一些區域很難將行政區、經濟區的功能相統一。
沈曉鐘強調,進入都市功能核心區范圍內的區域,其城市化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開發強度已逼近極致。按主體功能區的劃分,都市功能核心區要更加宜居便捷,而不是要去強調其開發功能,因此,未來這個區域更多要體現的是優化和調整。
都市功能拓展區滿足擴張要求
“目前,重慶從內環向二環的拓展,處于‘正在進行時’。為此,我們將主城9區扣除功能核心區的部分,叫做都市功能拓展區。”沈曉鐘表示,這一區域,主要體現的是都市功能向外擴張的要求,將吸引今后的產業和核心區疏解出來的人口。拓展區將成為先進制造業的集中區、現代服務業的展示區、對外開放的門戶、吸納新生人口的宜居區。例如在二環周邊,未來就將布局20多個大型人口集聚區。
城市發展新區不同于城市開發
沈曉鐘強調,城市發展新區不等同于“城市開發新區”,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
他解釋道,城市發展新區包括渝西片區等12個區縣以及萬盛、雙橋經開區。這一區域的特點有三個,一是該區域將布局一批具有田園風光,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的衛星城;其次,未來5至10年內,這些區縣的城鎮用地占比不到5%,有95%左右的空間仍是農業和生態空間,所以與城市開發的概念完全不能等同;此外,城市發展新區未來將是重慶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需通過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的方式來吸引新增的人口和產業發展,從而緩解大城市的發展壓力,幫助重慶克服“大城市病”。
兩翼地區重點突出生態
兩翼地區分別定位為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沈曉鐘說,“生態涵養與生態保護有相同之處,但也有區別。”他表示,渝東北是三峽庫區水體的主體所在,在國家戰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需更加突出水源涵養這一重點。渝東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大山、深溝、河谷,生態環境更為脆弱和敏感,因此需減人減載,增強生態自我修復能力。“而二者的共同點在于,都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生態產品,發展生態經濟。”
三大功能區共同構成大都市區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在重慶的經濟版圖上,將形成一個大都市區。這個大都市區以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為核心,以城市發展新區為腹地。
將改變“小馬拉大車”現狀
沈曉鐘說,一直以來,重慶只有7個區縣財政收入是凈增長,其他的都靠轉移支付,處于“小馬拉大車”的現狀。“目前,主城九區可利用的建設用地只有1100平方公里,承擔‘小馬拉大車’的大任務顯然不現實。”重慶想在發展的同時克服大城市病,就必須有戰略腹地,而最有條件的就是渝西地區。因此,主城9區要擴張,就需打造大都市區,集聚我市的經濟總量和城市功能,從而形成“大馬拉大車”,用2.87萬平方公里的發展去拖動8.23萬平方公里的發展。
沈曉鐘說,大都市區形成后,重慶將有能力利用財政轉移支付手段兼顧兩翼大生態區,帶動全市統籌協調。隨著產業發展,大都市區的人口會大量積聚,為兩翼人口轉移創造條件。同時,伴隨大都市區聚集的人口增多,既可拉動產業發展,還能增強輻射能力。
拓展區建成宜居宜業新城區
對于如何推動大都市區形成,沈曉鐘表示,核心區將注重城市社區的管理、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的文明程度的提升。而拓展區和發展新區,要求既要做快又要做大。
沈曉鐘表示,都市功能拓展區的經濟總量將在五個功能區中居首,產業結構要向高端化發展,提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同時建成宜居宜業的新城區。
促城市發展新區超常規發展
城市發展新區重點則是在產城融合中發展工業,對其工業發展速度的要求在全市居首位,通過快速的產業拉動,對兩翼人口產生吸引力,減輕兩翼的生態負擔。
“城市發展新區是未來重慶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戰場,要建成重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人口集聚的新的區域。”沈曉鐘表示,未來,城市發展新區占全市的工業總量要從現在37%提升到45%,應該說任務很重,還有比較漫長的路要走。
要實現這個目標,城市發展新區還面臨兩大問題。沈曉鐘說,第一大問題是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不足,未來這個區域將布局新型道路交通設施,比如說要建成軌道交通和市郊鐵路,大幅提高與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通勤效率。
據悉,到今年年底渝利鐵路通車后,從核心區出發到長壽、涪陵,將不到半小時;2015年成渝高鐵建成后,從核心區出發到榮昌也將在30分鐘以內。
城市發展新區發展面臨的第二大問題是如何扶持產業。沈曉鐘說,未來我市將提高項目進入都市功能拓展區的門檻,要騰出空間讓產業向城市發展新區走,同時將在城市發展新區布局一些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區、拓展區的配套產業也將進駐城市發展新區,實現其超常規發展。
發揮渝東北渝東南比較優勢
“對于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發展依然是第一要務,只不過我們要清晰地明確功能定位,去找到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沈曉鐘表示,這兩個地區的發展將明確三點。
首先,兩翼地區在特色產業上是有比較優勢的,這方面可以繼續做大,比如特色資源加工、發展效益農業和生態旅游。其次,在政策的支持上,不但“過去的糖還在吃,還會分到新的糖”。針對兩翼地區,將加大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前的政策不變,新的針對生態保護、生態涵養等方面的政策還要疊加,今后更多的工作部署都會向兩翼傾斜。第三,在考核上,我市將針對兩翼地區的具體情況,不再采用趨同化的考核機制,突出生態考核的差異性,對各級主管的指揮棒進行考核,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
觀點
功能區劃分是區域發展戰略“升級版”
“推動建設五大功能區,明確各區縣的功能定位,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針對重慶城鄉區域差異大等特殊市情所推出的區域發展戰略。”沈曉鐘表示,這一戰略,應視為直轄以來重慶所推出的區域發展戰略的升華和細化,是“升級版”。
他表示,直轄以來,我市前后推出了3輪區域發展戰略。從目前情況看,過去簡單的區域發展戰略,已不適應當前的經濟建設。由于重慶城鄉差異化大、區域差異大,需要更具體的在功能導向上體現差異發展的戰略指導方針。市委市政府決定劃分功能區,其核心是要明確區縣的定位,指導督促各個區縣差異化發展、特色發展和科學發展。
“重慶劃分功能區,并不是心血來潮、標新立異。”沈曉鐘強調,目前,在劃分功能區方面,國內外已有成熟經驗。
2010年,國家發布全國的主體功能規劃,為各個省市研究制定主體功能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樣一種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理念,在重慶怎樣落地?這就需要我們從重慶的實際出發,把握住重慶特殊的市情和特征,實事求是地研究重慶區域發展戰略,需通過明確重慶的主體功能定位,來推動可持續全面協調發展。”
特點
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內在要求
在分析重慶劃分功能區這一戰略的特點時,沈曉鐘說,功能分區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重慶實際。
“科學發展觀有四大內涵,即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沈曉鐘表示,從“第一要義是發展”來看,重慶功能分區是從自身的特殊市情出發擬定的戰略,為的就是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快發展。過去,有的區縣不管資源條件和現實基礎,一哄而上追求GDP,追求招商引資,追求工業,這顯然不符合重慶實際。進行功能分區,就是為了找準區縣定位,實現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第二個要素,是‘核心是以人為本’。”沈曉鐘說,重慶城鄉區域差距大,困難地區的人均GDP與渝中區的差距在九倍以上,邊遠山區生產生活條件還很惡劣,百姓的生活還非常的困難,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很緩慢。因此,在功能分區上,將要有序引導不適應人類生產生活的地方人口,有序的、梯度的轉移。重慶將通過發展產業、扶持就業,有序的市場化引導他們到適宜居住的環境或地方去生活。同時,針對沒有遷出這些空間的人口,我市將通過加大轉移支持的力度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全市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這就是體現了以人為本。
另外,重慶劃分功能區還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并不是不顧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去盲目的發展。
“劃分五大功能區,將堅持全市一盤棋的方針,這體現的就是統籌兼顧的指導思想。”他說,重慶需要通過引導形成主體功能明確、板塊之間聯動、資源配置優化、整體效能提升的區域發展格局,這就需朝統籌兼顧的方向去努力工作。
幕后
《意見》集中體現了多方智慧
重慶何時啟動研究功能區概念?《意見》出爐經歷了哪些過程?沈曉鐘表示,去年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了要加快編制、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
“孫政才書記到重慶后,通過認真調研,認為主體功能區規劃要進一步落地,需要進行功能的劃分和定位。”他說,市委四屆二次全會后,我市就開始緊鑼密鼓部署深化和細化研究主體功能區規劃。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孫政才書記初步提出五大功能區戰略構想。
“全國兩會后,我們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五大功能區布局,形成功能區劃分的初稿。”沈曉鐘說,此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門會議,進行細化研究、聽取意見,并提出具體要求。由此,形成了劃分功能區的征求意見稿。
隨后,該意見稿被發到了各區縣、各部門,廣泛征求意見。孫政才書記分主城、渝西、渝東北、渝東南四個片區,聽取當地主要領導的建議,對意見稿進行修改。隨后,市委、市政府又征求了社會各界的意見。“劃分五大功能區意見出爐,是集各方面研究成果之大成。其過程是一個集思廣益、充分聽取意見吸納智慧的過程。”沈曉鐘表示。
五大功能區
未來啥模樣?
劃分功能區后,未來重慶將發生巨大變化。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將會是什么模樣?值得期待。
1都市功能核心區
范圍:渝中區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5區處于內環以內的區域。
解讀:在未來的都市功能核心區,你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企業、總部企業做生意;也可以找到最近的一個商圈,購買到某一線大牌在歐洲剛剛上市的一款風衣;城市中,有山有水非常漂亮,10條軌道交通穿梭其中,去哪里都不會超過半小時,馬路上也不再堵車;人口也不再擁擠;全城都是wifi覆蓋,走到哪里都能享受數字時代帶給都市人的時尚體驗;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政府服務更到位,就業社保、買車上牌,服務點越來越多,生活更加高效便捷;大型批發市場將從核心區遷離,路上不會再有貨車占道,城市里人口和貨物各暢其行。
2都市功能拓展區
范圍:主城9區除都市功能核心區外的區域。
解讀:都市功能拓展區是重慶未來城市發展的生力軍,大量的產業和人口將在這里聚集。大量的產業產生了眾多的就業崗位,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賺錢;市政設施配套尤其完善,小區的不遠處,會有多所學校和醫院坐落其中,看病上學步行就能到達;一個個新興商圈拔地而起,最近流行啥新玩意,你都能在樓下的百貨商場買到;城市更宜居,河流山脈就在小區旁邊,推窗見綠,一片生機盎然的樂活圖景。
3城市發展新區
范圍: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潼南區、銅梁區、榮昌縣、璧山縣及萬盛、雙橋經開區。
解讀:城市發展新區內現有的區縣城市“個頭”會長得更大,將會出現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將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城如眾星拱月般支撐著主城的發展,承接著產業的配套;人口的集聚使這里將成為開發建設的熱土,一系列節能、環保住宅的修建將使你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品質;城市開發用地僅占全域面積的5%,留下95%的農業和生態空間,會讓你忘了究竟生活在城市還是鄉村;城市與城市之間不全是鋼筋混凝土,大片的好山好水掩映其中自然分割,將這里變成一個山水園林的組團衛星城區;交通上,這里開通了高鐵、新建了都市快軌、通車了軌道交通,與主城的聯系更加緊密。
4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
范圍: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等11區縣。
解讀:未來的三峽庫區,天藍、地綠、水凈,不論什么季節,前來旅游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政府加大了對于這里的基礎設施投入,路、水、電、氣通到了更多市民家中,人均占有的資源反而更多更優了;收入上,有的人辦起了農家樂;有的人就近到附近的農業園區里務工,收入再也不發愁,逐漸致了富。
5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
范圍:黔江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武隆縣、彭水縣等6區縣(自治縣)。
解讀:跳擺手舞、吃土家菜、到小南海或阿依河旅游度假……未來,渝東南濃郁的民族風情將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在這一區域,今后人口增長帶給青山綠水的壓力將越來越小。有的居民會在都市功能拓展區或城市發展新區找到一份好工作,好山好水之下,諸如秀山土雞、石柱黃連等綠色農產品將更受追捧,將有不少人走上致富之路。
國畫牡丹,
標簽: